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“立秋”,经过长夏的煎熬,我们终于要迎来凉爽的秋季,很多人期待着这个季节,因为这个季节有件必须要做的事,可以让我们吃的理直气壮——“贴秋膘”。
俗话说:“入夏无病三分虚”。经过了难熬的长夏,人们的脾胃普遍较弱,所以现在贴秋膘还有些早,不宜盲目大补,容易给肠胃增加负担。
中医认为肺属金,立秋后,阳气转衰,阴气日上,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,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,秋冬要养阴。
中医认为,肺与秋季相应,而秋季干燥,气燥伤肺,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,易产生多种疾病,所以应该要注意养生。
立秋该如何养生呢?记住八字诀:润燥、养阴、补肺、多酸。
润燥
虽然立秋的节气到了,但对于大部分地区,暑热还在。秋季主收,燥为秋季之主气,而肺为“娇脏”,不耐寒热。
燥热容易伤肺气,导致人体内的阴液津气耗散,引发各种干燥症状。例如人体皮肤干燥皲裂,口鼻干燥,咽干,口渴,舌干少津,大便干结,严重者伤及肺脏就会出现咽喉不适,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等。因此,秋季养生第一要务就应放在润燥上。莲藕、百合、银耳、芝麻、核桃、甘蔗、牛奶均为润燥养肺益气之佳品,可以多吃。
山药味甘性平,入肺经、脾经和肾经,能除寒热邪气,补中益气,生津润燥,也可多吃。
养阴
中医认为,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立秋后,阳气日衰,阴气日盛,所以要养阴。
养阴又称“滋阴”“育阴”“补阴”或“益阴”,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。立秋之后可以多吃一些养阴的食物,例如蜂蜜、莲子、山药、红枣、菠菜、黄花菜、无花果、雪梨、萝卜等等,常吃能防止秋燥伤阴。
补肺
秋天燥邪为盛,最易伤人肺气。建议可以通过食疗生津润肺、补益肺气。应多吃乌骨鸡、猪肺、藕、鸭蛋、梨等。另外,白木耳有补肺润燥之功能,胡桃有补肾安神之效,秋季服用更有疗效。秋季肺阴损耗易咳嗽,而梨肉香甜可口,肥嫩多汁,有清热解毒,润肺生津、止咳化痰等功效。
多酸
中医认为,肺主秋,适合用酸补之,用辛泄之。此时应多吃酸味食物,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肺气,养护肝脏。另外,秋季容易生燥,损伤津液。饮食上可以多吃葡萄、猕猴桃、山楂、柠檬等酸味的水果,这些水果可以起到滋阴润肺、生津止渴的效果。
此外,在肺盛之时易影响到肝,而肝主情志,疏泄气血,肝气受制的秋天,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低落等表现,表现在生理方面则为容易引起气血失调等疾病的发生,比如:内分泌紊乱等问题,像月经失调、心慌心悸、失眠问题等。当出现此类现象时,可通过养阴、柔肝、疏解等方法调理。